《中国少林》杂志社社长释延明法师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他对人们参禅悟道修行是这样解释的:“禅是一种心态,禅是一种境界,要想参禅悟禅,就来嵩山吧,嵩山是一把开锁的钥匙。看一看嵩山的花草树石,听一听嵩山的水声鸟鸣,看一看少林寺的深山碧水,听一听少林寺的晨钟暮鼓,你也许就会体悟禅的内涵”。他还说道:参禅是深奥的学术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三言二语也辩解不清。禅不可说吗,禅亦可说。什么是禅,真善美是禅,假恶丑就不是禅。禅是什么,禅是众生,禅是生活,禅是需要,禅是过程,禅是精进,禅是智慧。禅是什么,禅是人心向善,禅是随缘而行,禅是健康的身体,禅是成功的喜悦,禅是美好的事物。禅是什么,禅是自然,禅是和谐,禅是圆融,禅是天地万物,禅是超越时空,禅是宇宙的本性。
【三教合一】:嵩山地区最著名的三教合一的例证是少林寺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混元图是佛、道、儒三教合体像,正面看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像,从中间侧视往左看为儒家鼻祖孔子像,往右看是道教始祖老子像,浑然一体,别具情趣。碑上部题有唐肃宗李享写的“三教圣像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此碑以赞和像的形式来阐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三教合一的另一例证是少室山待仙沟安阳宫的另一通碑刻《三教圣人图碑》。这通碑刻上部有三教圣人像,中为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左为道教教主老子,右为儒教教主孔子。每人图像下各有一首诗,老子像下为“金台玉面绕丹云,上有真称老君。八十一化长生诀,五千余言不朽文。”释迦牟尼像下为“陀罗门启真如出,圆觉海中光慧日。灵山会上说真言,满舌莲花古文佛。”孔子像下为“六经删定古文章,洙泗源深教泽长。继往开来参造化,大成至圣文宣王。”石碑上还有一副对联:“三人三圣蟠天际地昭日月;先觉先知往古来今振纲常。”这幅对联道尽了三教合一思想在嵩山地区的深远影响。
嵩山佛教有立雪断臂的故事,嵩山儒学也有程门立雪的故事,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儒、佛融合的思想。慧可立雪断臂故事是程门立雪故事的蓝本,两个故事的真正内涵也是一样的。禅宗讲顿悟,要求参禅者心静,心中万念俱无。慧可立雪与达摩面壁都是静悟的功夫。慧可能入静,所以达摩传他衣钵。程颐,包括后来的朱熹,都是讲静坐、静修、静默功夫的。而且,程、朱一派理学家讲圣王之学,自认为是儒教道统的中兴大师,所以还特别要学生练“静敬”的功夫。游、杨二人在门外,程颐其实早就知道,但自己却假装仍在入静,就是考验二人是否领悟了静修之道。那两位果真不负所望,所以程颐才若无其事地留他们在馆中住下。从这个角度看,清代颜元等人批评程、朱理学是“佛老交杂之学”一点也不过分。
另外,少林寺从元代福裕起,就依照儒家传统宗法思想拟定了七十字“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祥,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作为传法世系谱,现已传至“恒”字辈。中岳庙内立有宋代仿佛教经幢的《御制中岳醮告文》碑,中岳庙还供奉有佛教的十大阎王。道教也有诸真宗派系谱,中岳庙属全真道龙门派,按龙门派一百字来传法。安阳宫内有奉祀伏羲、神农、黄帝的三皇洞,有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洞,还有地藏殿和供奉尧舜禹的殿堂。崇唐观内的石雕老君造像下部为莲花须弥座。老君洞中供奉有观音、地藏、文殊、普贤,还有佛教寺院才有的钟鼓楼。峻极宫中也有三教洞供奉三教教主,还供奉有韦陀菩萨。其他庙院中大多都供有观音等四大菩萨,只不过把她们化为了观音母等。还真应了“三教从来是一家”这句话。
【武术文化】: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甲天下。嵩山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祖庭,也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少林武术集我国北派武术之大成,荟外家武术之精华,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武术正宗,其内容之丰富,传播之广泛,在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首屈一指,少林寺也因此被誉为武林圣地。
少林武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技击术,起始于北魏,形成于唐代,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初步发展于先秦汉魏六朝,习武主要是为了适应军事战斗中技击杀敌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剑术、摔跤已普遍发展,秦汉以后,徒手搏斗大规模发展,集体剑舞为以后武术中器械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少林寺在历史上虽几经兴废,少林武术却一直流传,并遍及世界各地,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包蓄的体系,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就是广泛吸取来自官兵和民间的武术绝技,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如华佗的五禽戏、关羽的春秋大刀、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岳飞的十八手、程咬金的月牙斧、罗成的梅花枪、俞大猷的剑法、戚继光的枪法都先后传入少林寺,并融入少林武术中。
嵩山少林寺作为佛门净地,僧人又应以慈悲为怀,为什么却会以武功闻名于世呢?一是寺据深山,寺僧练武是为了抵御狼虫虎豹等野兽的侵袭。二是僧人们终日坐禅,身体档倦,练武是为了活动筋骨。三是随少林寺规模的扩大,寺产日益增多,练武也是保护寺院利益的需要。少林寺创建后,少林寺开创者跋陀就广招会武善技的门徒,因朝庭“供给衣食”,各地僧人闻风而来。他在洛阳天街看到十三岁的慧光在井栏上反踢毽子,一连踢了五百,就收他为弟子。其另一名高足僧稠,当初身体瘦弱常受别人欺侮,就矢志练武,练得筋骨强劲,拳捷骁武,“每休暇,常以角力腾趣为戏,便当众亮技,横榻壁行,自西至东,风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劲”(《朝野佥载》),并能“抱肩筑腰,气嘘顶上”,据说“闻两虎相斗,咆声震岩,乃以锡杖 中解,各散而去。”可见稠禅师在轻功、拳术、气功等方面都已具有很深的造诣,他应该是少林武术创始人之一。
相传,禅宗的初祖、印度高僧达摩在嵩山一带坐禅传法时,由于终日面壁静坐,不免筋骨困倦,达摩就把古印度的瑜珈术和自己游化四方所见到的防身术结合起来,还模仿鸟兽的动作,吸取民间武术的优点创造编成了一套动静结合的“活身法”,后经历代长期演练、综合、充实,逐步形成了一套拳术,称之为罗汉十八手,这便是少林拳法套路的雏形。达摩还创编了《易筋》、《洗髓》二经,还用铲、杖、剑等来活动肢体、防盗护身,这些动作套路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八段锦、长寿拳、柔拳都是少林寺僧最早演练的套路。后来,少林寺就有了练习武功的传统。经过历代僧人的演练、补充、提高,少林功夫体系逐步趋于完善。
隋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割据,少林寺僧曾用出色的武艺保护寺院。唐代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王世充,少林寺上座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僧惠玚等十三位会武功的僧人,暗中联合辕州司马赵孝宰、罗川县令刘翁重等人,里应外合夺取了唐军久攻不下的辕州城,生擒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把他交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继任后派人给少林寺送来了慰问信,还赐给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以示嘉奖,立功的僧人也受到封赏,其中,昙宗和尚还以僧人身份被封为“大将军”。这段历史后来演绎成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也成了电影《少林寺》的主要故事情节。据说,也就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嘉奖少林寺后,少林寺形成了诵经拜佛与练武并重的传统,并开始大规模地训练僧兵,少林武功也由此扬名天下。因此,明代登封知县傅梅在游览少林寺后曾在诗中写到:“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
五代末年,少林高僧福居曾三次邀请各地武林高手十八家到少林寺内献艺,演练了三年,根据各家之长,总结汇编成《少林拳谱》,少林寺实际上成了全国的会武之地。宋代是少林武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拳术已增加到170余套,如太祖长拳、韩通的通臂拳、郑恩的缠封、温元的短拳、马籍的短打、孙垣的猴拳、刘兴的勾搂探手、谭方的滚贯耳、燕青的粘拿跌法、鸳鸯脚、崔连的窝里炮捶、王郎的螳螂、高怀德的摔掠都在此时传入少林。同时十八般武艺也频传少林,如杨家枪、罗家枪、梅花枪、燕青刀、春秋刀、猿猴棒、八仙剑、九节鞭乃点穴、擒拿等。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占领了潼关,河南尹范致虚曾征调少林武僧宗印为宣抚司参议兼节制军事,宗印把武僧组成“尊胜队”和“净胜队”,赴潼关与金兵对垒,战绩卓著。金朝时少林寺第二十七代弟子持志禅师把传至清凉寺、慈恩寺的武技学回少林寺。
金、元之间,少林寺和尚觉远离寺云游,四方求师学艺,曾到兰州拜会中州老武术家李叟,请他到少林寺传授大小洪拳和擒拿术,经李叟推荐,觉远还在洛阳访到太原武术家、五形拳始祖白玉峰,后同回少林寺,向众僧传授技艺。觉远和尚和白玉峰、李叟父子四人在寺里交流所学,切磋印证。觉远和尚和白玉峰一道对少林寺所演练的数百个拳械套路进行了系统整理。觉远和尚把少林寺流传的罗汉十八手由原来的十八手发展到七十二手,再增加到一百七十三手,这才有了后来名动天下的少林寺十八路罗汉拳。白玉峰则在觉远和尚的协助下,结合自己的习武心得,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阐述了龙拳、虎拳、豹拳、鹤拳、蛇拳的练法和用法,认为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白玉峰后来皈依少林寺为僧,法号秋月。少林寺后世僧人为纪念觉远和秋月中兴少林武技的功劳,分别尊称二人为“觉远上人”、“秋月禅师”。
元朝末年,少林寺曾与红巾军对抗,后来演化成“紧那罗王御红巾”的传说。据说,红巾军攻打少林寺时,烧火僧人紧那罗手持烧火棍而出,变形十丈,脚立两座山峰之上,大叫“吾紧那罗王也”吓退了红巾军。后来,少林寺武僧把紧那罗王尊为“二辈师爷(头辈师爷是唐代的昙宗大将军)”,说他是棍术大师,并把他看作少林寺的护法神。今天少林寺僧人习练的棍法中还有一路“烧火棍法”,据说就是紧那罗王传下的。少林寺大雄宝殿的东面,还建有面向西的紧那罗殿,内塑三尊4米高的持棍护法、妙法、持法紧那罗像供后人祭祀。
少林寺以武功名扬天下是在明清时期,明朝时少林武僧多至万人,其中应召为将者和武林高手达800多人,并创增套路53套,为发展少林武术的提高武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朝是武僧人数之峰、武技卓绝之冠。明代时少林寺成为群英会武场所,武风至于极盛,“少林面积五顷四,外分四院都练拳”。王世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艺俱绝”,演练时“拳棍搏击如飞”。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倭寇侵扰,“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少林月空法师接到都督万表的檄文,立即带领三十多个武僧奔赴松江一带抵御倭寇,月空“从贼顶过,以铁棍击中贼首,于是诸贼气泪”,智囊“即提铁棍-----随一棍落,其一贼即滚转”,战斗中僧兵个个奋勇,用铁棒击杀倭寇甚多,后来也都壮烈牺牲。明末爱国思想家顾炎武曾在《少林僧兵》一文中大加赞扬。《上海掌故丛书》中记载:“月空、天地------皆称少林僧,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降,辄用其为先锋------抡棍破敌,遇者即仆,顷刻毙数倭。”小山和尚也曾三次挂帅出征,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朝又调参公和尚率僧兵五十多人赴东南沿海作战;后来万庵便公和尚也都应征作战,立过战功,郑若曾《僧兵首捷记》中说:“夫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焉”。在各路兵马中少林寺僧“最为骁勇”,于是声名大振,少林武术被大家一致公认为武林泰斗、天下第一大门派。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把少林棍法列为全国棍法的佼佼者。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一书中把少林棍法列为棍家“正传”之一,他在少林寺学艺十余年,颇得少林棍法之秘,离寺后,他汇集了师友所授棍法,命人照形绘图,并附以歌诀,编成《少林棍法阐宗》一书,包括了小夜叉、大夜叉、阴手、排棍、穿梭等少林棍法的五个部分,这本珍贵的武术文献资料一直为后世武术家所推崇。明末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进一步提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至此,少林棍法已获得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来到少林寺,当他看到众僧演练的武术已失古人真传时,当众明告小山禅师:“此寺以剑、技(棍术)名天下,乃传久而讹,其真诀失矣,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众僧当即推荐年少勇为的宗肇和普从二僧随之南征,一边杀敌一边学武。二人不仅学到高超的剑术,还习得惊人的轻功、搏击等绝技,然后拜谢返寺,技授众僧,自此俞大猷的武技精华也传入了少林寺。明代正德年间,少林寺三奇和尚受明武宗朱厚照的宣调镇守三陕,因有功而御封提督。明天启五年(1625年)河南巡抚程绍到少林寺检阅寺僧练武,看后大加赞赏,还作了一首《少林观武诗》:“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携搏虎熊;定乱策勋真正果,保邦靖世即传灯;中天缓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明代,少林武功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体系也日趋完备。由于僧兵参与朝廷的军事行动,少林武功得以迅速向全国各地传播。如著名的少林武僧和僧兵将领三奇周友,据今存少林寺塔林的“三奇周友寿塔”的塔铭记载,就有僧俗弟子一千多人,分布四省几十个州县。明代的少林棍法还从战场上汲取了实战经验。小山和尚曾派宗擎、普从跟随抗倭名将俞大猷到抗倭前线学习棍术,后来,俞大猷又将自己所著的专讲棍法的著作〈〈剑经〉〉交给宗擎带回少林寺。少林武功中其它兵器以及拳法,功法在明代都得到了发展。明代,还出现了一本少林武功的专著——《少林棍法阐宗》。这本书由少林武僧洪转的俗家弟子、潮州人程宗猷著述。
清朝为巩固政权,曾多次降旨禁止民间教习拳棒,还责令地方官对其违者要严加查办。少林寺由于卷进了政治漩涡中,清王室对少林寺实施了政治压力。从此寺僧不敢公开习武,只有在夜间偷练武功,“白天耕良田,深夜苦练拳,刀枪耀眼明,僧兵满寺院”就是真实写照。现留迹在少林寺千佛殿内的48个脚窝,据说就是众僧演练心意把和千斤脚的痕迹。从脚坑可以看出,清代的少林功夫已经把技击和内功的修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少林武功注重实战和“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也在此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夜深人静,闭门练功,从而保持了少林武功的传统。一些武功高手不愿在寺院受拘束,便借摹化之机,云游四方,到处招徒授武。少林武术高手如真山、真孜、如意、海清、湛诚等都先后离开寺院,远走内蒙、山西、甘肃、福建、安徽、吉林等地授徒。所以在清代武林中有句传言:“天下武功在少林,少林高手在四方。”这说明了当时少林武术的声望和流传情况。清统治者禁止习武,不仅没有灭绝少林武功,反而把少林功夫的火种推向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天涯海角。清道光八年,满族大员麟庆祭祀中岳后,想看一看少林拳法,少林和尚不敢承认他们会拳法,后来还是麟庆说:“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有谨守清规,保护名山,正不必打诳语。”和尚们才敢表演拳术,麟庆看后佩服少林拳法的“熊经鸟伸,果然矫捷”,白衣殿内北壁上绘的就是麟庆观武的场面。清代的少林功夫在社会上的传播和影响远远超过明代,成为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武术流派。清代的少林武术已经很全面,包括拳法、擒拿法、点穴法、器械、软强气功及一些辅助练功法。清代最有名的武僧应是生活在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湛举和尚。寺僧们传说湛举武功出众,罕有对手。尤其擅长硬功及少林寺缜山绝技“心意把”被誉为“少林心意把之王”。
民国时期,少林寺僧人仍保持习武的传统。虽然由于战乱和灾荒不断,僧人人数不多了,但仍出现了恒林和妙兴两位颇具影响力的少林功夫大师。恒林精通少林各种功夫。在任少林寺住持时,他训练僧兵,维护当地治安。恒林曾率僧兵与土匪作战数十次,令土匪闻风丧胆,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妙兴是恒林的徒弟,恒林将少林嫡传镇山棍、罗汉拳、点穴、擒拿、卸骨、按摩导引、浑元一气功、七十二艺练功法等绝技传授给妙兴。 妙兴狠下苦功练习 ,终于大成。他后任少林寺武功教头,传授僧众武功。凡俗家有到少林寺拜山较量艺者,妙兴与他们,无不胜,声名渐远,人送绰号“金罗汉”,成为少林寺武功一代宗师。民国十二年,妙兴继恒林之后任少林寺当家和尚。妙兴打破少林寺清代以来武功秘技不外传的规定,将少林嫡传武功传授给很多俗家弟子。妙兴还著有《少林拳解》、《少林棍解》、《达摩五拳经》、《禅杖图解》、《少林宗派渊源世系图解》、《少林戒约释义》、《增补拳械箴言》等书,对少林武功进行了整理和发挥。
少林武术集北派武术之大成,融外功与内功为一体,刚柔相济,风格独具。有人把它的风格归纳为:“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鹤,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少林拳朴实无华,技击性强,攻守互应,吞吐相合,刚柔相济,虚虚实实,招招势势非打即防,从不摆花架子,其套路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有的也把其风格归结为:“动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少林武术以攻防格斗为核心,攻人之所不守,守人之所必攻,动作矫捷有力,灵活而有弹性,要求意、气、力相配合,心意气力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
少林拳具有结构谨严、节奏鲜明、动静适宜、刚劲有力、朴实无华、刚柔相济、内静外猛之特点。少林武术刚猛遒劲,以刚劲之浩然正气、无坚不摧的气势,在风格上突出“硬”,在技法上突出“搏”,既刚健有力,又攻守严密,因实用性强,千百年来而享誉武林。
【医学文化】:少林文化的精髓是禅学、武学和医学。三者相辅相成,武因禅而生,医因武而来,武、医又终归入禅。少林寺创建后,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为了解决练武时的跌打损伤,寺僧们在学禅习武的间隙,充分利用少林地处嵩山的优势,利用嵩山有丰富的药材资源的优势,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用和观察,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逐渐形成了许多医疗秘方。寺僧们练武的同时,发现他们健身强体少林八段锦、易筋经等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气功,具有健体和医疗的双重作用,于是他们就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和点穴疗法。后来,经过寺僧们的不断实践,再加之佛教本身普渡众生的济世活人思想,少林医学由外科而内科,由治疗跌打损伤而治疗百病,于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医学。
少林医学的探源,至少要追溯到建寺之初。《据少林武僧志》记载,僧稠禅师曾取嵩参熬汤为跋陀补养身体。跋陀的另一高足慧光也曾以铁针为一昏迷之人疗伤。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后在钵盂峰上养伤,寺僧们采来草药为之医治。以后少林寺涌现了大批知名僧医,北魏后期的少林高僧洪遵和志刚被尊为活菩萨,分别撰有《少林寺针灸秘抄》和《少林僧医宝囊》。隋代少林僧人子升善武好医,尤其对气功和点穴治病深有研究,晚年撰述的《摩穴秘旨》主要阐述了气功医治和点穴治疗的内容,特别详细介绍了人身常用的六十八穴的部位、取法、疗效及配方,还列举了一百多种常见病的点穴治疗指要。十三棍僧求唐王中的寺主僧志操也是一位著名的僧医,入寺前曾习医十年,治疗跌打损伤,总是先用针灸,少数不愈者,才用嵩山上的草药制成的丸、丹、膏等,并著有《少室僧针灸秘经集》和《跌打秘囊》等。唐朝末年的福湖和尚也是医技高明,善用针灸和草药,每遇患者,扎针不过二,用药不过三,特别对止血、内瘀、厥症、危症等的治疗有独绝之处,撰有《少林伤科十大方》。宋代的洪温禅师擅长骨伤科,多以针刺加火罐解除患者痛苦,撰有《针后拔罐秘法》,临终前将技艺传授给觉远和尚。觉远和尚对内科深有研究,有《少林寺内科神效录》传世。元代的惠定被尊为少林神医,著有《少林骨科旨要》、《少林医家丸散药谱》,惠矩在《针刺九十神穴》中总结了元以前僧医大师的经验,是针锹用穴的临床精华。明代著名的僧医有本明、幻休、正道等,清代随着武术的衰落,医技有所下降,较为著名的湛举、寂盘、贞俊等。现代名僧德禅也是一代名医,在传承少林医学文化方面功德无量,生前曾在登封县中医院坐堂行医,其高超的医术为人们所称道。
少林医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长期思索和实践中,在对前人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形成的完整系统的医疗体系,不仅重视伤后的治疗,也强调练功前的保护,不仅重视治疗,也重视疾病的预防。少林医学强调辩证施治,以阴阳变化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人之生理、病理现象,认为人体上下、内外之各部位之间以及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皆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断定疾病的产生,皆为阴阳失调的结果,通过望问切,观察阴阳的变化,来对症治疗。少林医学还注重整体治疗,把人与自然、人体内部各器官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意调整整体机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金朝末年,东林志隆出任少林寺住持,他创建了少林药局,为僧俗治病。明代时少林寺还设医座、药局司等医僧官,同时还开设寺医学堂,培养少年僧人习医。这些措施为继承和发扬少林医技及增进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少林医学秘方不断传入寺外,惠及大众,清朝时,登封人景东扬曾拜少林僧人为师,刻苦学习医学知识,据说曾因治好皇太后的病而声名远扬。退归故里后,景东扬结合自己的实践,编著了医书《嵩崖尊僧》,后改为〈嵩崖尊生〉,至今仍为一些中医行医的圭臬。《嵩崖尊生》中的秘方有些就直接来源于少林。因少林医学名声远播,一些秘方传至寺外,相传为民间验方。近年来,不断有人将秘方献出,汇总后刻在法王寺的石碑上。
少林医学和禅学、武学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如三座高峰挺立于少林文化的史册上。少林医学,济世益民,善果累累,是嵩山地区人民医学方面的智慧结晶,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善哉少林,少林善哉。“少林绝技终大用,无僧不医有令名。气功摩穴皆入道,济世活民即传灯”,少林以医学解除人们身体方面的痛苦,和禅学解脱人们心灵痛苦一样,显示了普渡众生的宗教功能,以其独特理论体系和应用方式在祖国医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使少林于禅武之外,给人们又提供了一个了解嵩山、了解少林的不二法门。
在嵩山中畅游,在嵩山中寻觅,在嵩山中陶醉,在嵩山中升华。巍巍嵩山使我们阅尽了几千年历史兴衰,使我们阅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巍巍嵩山使我们在漫步嵩山的游程中,感受了历史文化的悠远,沐浴了天文文化的灵光,领略了地质文化的奥妙,谛听了民俗文化的欢歌,浸染了宗教文化的神秘,目睹了武术文化的神奇,感悟了艺术文化的灿烂。我们痴迷、品味嵩山文化的同时,我们又清醒地解读了嵩山奥甲天下的秘密。我们撩开嵩山神秘面纱的同时,我们接受了心灵的叩问:我们如何面对嵩山?我们仰视嵩山的同时,我们经受了灵魂的洗礼:在嵩山这座文化圣殿里,我们获得了无穷的精神动力。我们撩开嵩山神秘面纱的同时,我们接受了心灵的叩问:我们如何面对嵩山?我们仰视嵩山的同时,我们经受了灵魂的洗礼:在嵩山这座文化圣殿里,我们获得了无穷的精神动力。(编辑:周云)
上一主题: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开封分院王明义院长筹备 |